为提升新教师教学能力,保障新学期教学质量,9 月 17 日下午人文与管理学院组织开展了新学期新教师说课活动。本次活动由人文与管理学院潘雅辉院长主持,学院督导、企业兼职督导、网络与新闻传播专业教研室主任、艺术教育教研室主任以及新教师共同参加。
活动中,新教师依次登台,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素养,围绕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、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、教学评价与反馈等核心内容展开说课。
《大学语文》课程的3位老师展现出了对课程的理解与创新:
刘海玲老师紧扣高职教育需求,从人文价值引领和综合能力提升双重视角,深入剖析《大学语文》课程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。她大胆创新,举例分享了AI赋能教学的实践案例,为传统语文课堂注入新活力。

吕慧军老师以“生活中处处有语文”为切入点,自然引入说课内容,详细讲解了多模态讲授法、情境交际法、任务法等多种新颖教学方法,致力于让大学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。

胡敏华老师则以经典课文《谏逐客书》为例,巧妙地将语文学习与课程思政相结合,着重强调社会责任、社会价值观的培养,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。

《幼儿教师艺术素养(美术)》的黄应龙老师突出美术课程的实操性特点,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,将课本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任务,通过有评有测的方式,确保学生扎实掌握美术技能,有效提升教学效果。

在每位新教师完成说课后,院长、学院督导、教研室主任等都进行全面、细致的点评。既肯定了新教师们在教学设计中的创新点与闪光点,也结合教学实际,从教学规范、课程与专业融合,到多样化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,为新教师们的专业成长指明方向。
活动最后,企业兼职督导王丽芳老师上台进行了总结性点评。王老师既肯定新老师对课程有思考,有探索,又从行业视角提出了课程的实用性原则和多元化考核要求。她建议课程情景设计要接地气,让学生感到有用。《大学语文》教学中应了解不同专业对语文的知识储备,设计不同项目或任务,如技术报告撰写,营销方案策划,工艺说明描述等,开发口语交际情景,让语文为专业赋能。在学生学业考核上,应构建多元化的过程性考核。学生的课题参与,小组表现,实践项目成果,学习记录等纳入考核,更全面动态反映学生的进步,激发学习积极性。

此次说课活动,不仅是新教师展示自我、交流学习的平台,更是学院深化教学改革、提升教学质量的举措,为新学期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。